
Invest in Keelung
工業區介紹
大武崙工業區
成立背景
大武崙工業區於民國六十年八月由基隆市政府與中華工程公司合作開發,依據當時的經濟政策,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核定設立。開發工程於民國六十二年十月完成,並於民國六十三年七月正式成立,提供區內廠商各項服務。
地理位置與交通便利性
大武崙工業區位於基隆市西北方基金三路的大武崙段,距離基隆市中心約四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工業區毗鄰中山高速公路及北部第二高速公路的基金交流道,並接近台62甲線快速道路,具備良好的海陸交通優勢,便於貨物流通與通勤需求。
區域規劃與設施
大武崙工業區屬於綜合性乙種工業區,占地總面積為29公頃,其中設廠用地23公頃,公共設施用地6公頃。區內容納了上百家廠商,包括食品、金屬、電子、鋼鐵、機械製造、倉儲等多元產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這些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機會,並創造穩定的工作環境。
園區發展優勢
大武崙工業區以多元化產業結構著稱,區內企業致力於提升產品的高附加價值,並整合國內外資源,形成競爭力強大的策略聯盟體系。園區內的企業藉由策略合作,優化營運效率、提升行銷能力,並提供優質的客戶服務模式,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現況與產業分布
大武崙工業區已完成所有土地出售,目前有87家廠商投入生產,另有1家工廠正在建設中。區內食品業有13家、鋼鐵業9家、金屬業8家、電子製造業7家、倉儲業4家,其他行業類型亦有所涵蓋,展現產業的多元性與平衡發展。
六堵科技園區
成立背景
六堵科技園區(原稱六堵工業區)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工業區之一,位於基隆市七堵區六堵里,於1960年由經濟部工業局、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等單位共同推動徵地開發。該區於1965年完成建設,最初以重工業為主,後因應產業環境變化逐步轉型。2008年1月,基隆市政府核准將六堵工業區升級為六堵科技園區,致力於引進高科技產業,強化競爭力。
地理位置與交通便利性
六堵科技園區位於基隆市西南方,鄰基隆河畔,總開發面積54.48公頃,其中建廠用地42.99公頃,公共設施面積11.49公頃。園區北接中山高速公路八堵交流道,南連新台五線,並鄰近縱貫鐵路和台62甲線,距基隆港僅八公里,交通便捷,無論路運或海運皆具有極佳的條件,成為廠房設置的理想地點。
區域發展與產業規劃
六堵科技園區融入基隆市政府推動的「基隆河谷廊帶計畫」,以活化南港至基隆間的閒置貨櫃倉儲用地為基礎,引進海洋生技等新興產業。園區聯結南港軟體園區、汐止科技園區及周邊的保長坑工業區、五堵倉儲區等產業用地,形成橫跨700公頃的產業走廊,不僅提升園區經濟價值,還能提供企業更優惠、便利的設置條件。
轉型與挑戰
早期的六堵工業區以重工業、食品加工等產業為主,但受到天然災害及市場變遷的影響,一些工廠選擇遷移,如1996年賀伯颱風後祐興鋁業遷廠、2002年義美食品及達創電子移轉生產線。面對傳統工業衰退,園區於2008年正式轉型為科技園區,聚焦高附加價值產業,迎合全球化需求。
園區發展優勢
六堵科技園區具備完善的基礎建設與多元交通網絡,地理位置鄰近基隆港與大台北地區,有利於國際貿易與物流。藉由與周邊科技園區及產業帶的協同發展,該園區致力於打造高科技與創新產業聚落,為廠商提供全面的資源與合作機會,助力其提升競爭力。

2024 © 版權宣告 酇侯資訊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