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市政府於1月9日由秘書長方定安率領參訪台中市,針對捷運相關業務進行交流。此次參訪由台中市政府副秘書長林育鴻及捷運工程局蘇瑞文局長等專業團隊進行介紹,包括「捷運綠線建設經驗」、「土地取得策略」及「土地聯合開發案例」等重大建設議題,並實地參觀台中第一座捷運共構大樓。雙方交流熱烈,建立了共同溝通管道,促進基隆與台中共享經驗與資源的合作機制。
基隆市市長謝國樑對捷運建設的重要性表達高度支持,特地委任方定安秘書長作為專案經理率領此次出行。謝國樑市長指出,捷運是基隆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關鍵,基隆市正積極推動捷運計畫,希望藉由學習台中市的成功經驗,加速基隆捷運的規劃與落實。他期望未來基隆捷運的建設,不僅能優化市民通勤品質,更能帶動地方經濟與產業升級,為基隆打造更多元、更具競爭力的發展契機。
台中捷運建設經驗啟發基隆
台中市政府分享了捷運綠線通車後的亮眼成績,運量穩定增長,展現了軌道經濟效益。林育鴻副秘書長提到,捷運藍線即將動工,與綠線形成「十字軸線」路網。台中市透過土地共構開發機制,有效降低建設成本並提高效益,這為基隆市在未來捷運規劃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參考。
基隆市團隊深入了解台中捷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包括禁建限議題以及高架段施工技術等。同時,針對共同管道遷移權貴與費用分攤等細節問題,與台中市政府進行了深入探討,期望在基隆捷運規劃中提前部署應對策略。根據《共同管道法》第11條規定,大眾捷運系統的建設應優先施作共同管道,這不僅可以容納電力、自來水、瓦斯等多種公共設施管線,還能有效整合資源,避免未來重複施工對市民生活造成影響。在實際操作上,台中市透過《共同管道建設及管理經費分攤辦法》第2條規定,讓工程主辦機關與相關管線事業機關合理分攤建設成本。工程主辦機關負擔三分之一的費用,管線事業機關則負擔其餘部分,既減輕了地方財政壓力,也提高了建設效率。基隆市參訪團對此經驗深感啟發,並計畫將類似模式納入基隆捷運的規劃中。
針對捷運用地取得的挑戰,基隆市參訪團探討了徵地、拆遷補償政策及解決方案,並參考其他縣市在此類問題上的實務經驗。特別是用地取得過程中的法規依據和操作流程,成為團隊交流的重點,確保未來基隆捷運建設合法合規,減少潛在風險。土地聯合開發的成功案例是台中捷運經驗的一大亮點。基隆市參訪團了解了沿線土地聯合開發的實務,包括商業開發、住宅建設及公共設施配套等。雙方並探討了聯合開發及營運管理相關法規的制定過程,以及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機制,以促進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基隆市參訪團對捷運建設的資金規劃與資源整合深感興趣,特別關注如何透過土地開發、政策誘因等策略,爭取中央補助並增加地方財源。台中市捷運工程局分享的TOD(公共運輸導向開發)模式成為交流的焦點之一,該模式成功在綠線沿線規劃多項土地開發案,為台中捷運建設注入更多資金來源。

基隆市政府深化雙城合作 共創城市新契機
此次參訪活動,基隆市政府展現了積極學習與推動捷運建設的決心,並藉此機會與台中市政府進行深度交流,吸取成功經驗。基隆市工策會總幹事林有志亦全程陪同參與,並表示捷運開發的路線,或聯開宅等招商引資部分能夠有所取經參考。
林有志總幹事指出,基隆捷運規劃行經基隆河谷廊帶,沿線涵蓋基隆重要工業區,並具備接軌南港與汐止的區位優勢,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透過捷運建設,基隆將能進一步強化城市與周邊地區的連結,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基隆市政府期望未來能結合中央與地方資源,加速捷運建設,讓基隆市不僅成為交通便利的宜居城市,更能吸引更多企業與人才進駐,共創基隆繁榮新篇章。
